2014年12月6日 星期六

(自我成長)嗯!好人緣,我還有得學∼

【這樣說話,保證沒人緣!】


你有沒有遇過一種人,一開口就能夠讓你火冒三丈,談沒兩句就想要翻桌走人;即使因為長期相處,你知道對方並沒有惡意,可是你還是會無法抑止地想要對方閉嘴,或乾脆逃離現場。


仔細分析這些人說話的習慣,你會發現他們很喜歡用「負表達」,例如:

「唉啊!你不懂啦!」

「不是,不是,你聽我說!」

「你不知道啦!……….

「別囉嗦!聽我的準沒錯!………」

「不,不,不…………」

「你錯了!………….


當這樣的「負表達」一出口,不論對方接下來說的,再怎麼有道理,你下意識的就想要反抗,不想接受他的提議或觀點,溝通往往陷入僵局。何以這樣的表達模式如此令人討厭呢?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關鍵是,他創造了你的損失感,讓你覺得被否定,失去發言的權利。


基於生存的需要,人對失去所帶來的痛苦感受,會比得到產生的快樂更強烈,影響甚至大上2.5倍,心理學家稱之為「損失趨避」。舉例:做兩個簡單的實驗,要一群人在第一組選項中,選擇一個讓自己舒服的方案。

A100%可以賺900元。

B90%可以賺1000元,10%什麼也賺不到。

(AB期望值相同)大部分的人都會選A


而另一個問題:

A100%會賠900元。

B90%會賠1000元,10%一毛也沒損失。

(AB期望值相同)而大部分人會選擇B

即使,你的理性告訴你AB兩個選項的期望值是一樣的,可是你就是不喜歡那種「一定會讓你失去資源」「感覺」,所以儘管機率不高,你還是想要賭一把,看看有沒有可能保留所有的東西。你會想辦法降低自己暴露在損失的風險中,增加獲得的機率。


同樣的心理狀態,放入一般的人際互動和對話,也有類似的效果。當對方一開口就直接否定你的看法,你立即感受到的就是一種被剝奪的痛苦。表面上是否決你的發言權,更核心的是,這樣的表達習慣會讓你覺得對方是全盤抹煞你苦心,不論是具體的作品或抽象的價值,完全不留給你機會說明、解釋。因此,為了保護自己,你很快地就會被激怒,想要反駁對方,於是情緒就會越來越高。

一旦自我保護的情緒被撩起後,我們的認知和控制能力就會下降,接下來的劇情,大家就很熟悉了,常常是談沒幾句,就口不擇言,吵了起來,一心只想要扳倒對方,證明自己是對的。

了解這一點後,我們就能夠舉一反三,避免相同的悲劇不斷地上演。下一次,當你要回應別人的觀點時,你可以先創造對方的確定感(就像第一個實驗的A選項),讓對方知道你接受或喜歡他的哪一個部份,創造好的連結後,再說出你的觀點。如此,談話比較有可能展開,而不會一開始就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舉例,當你又遇到一開口就習慣否定別人的人(A),你可以試著套用以下的句型:

A:「你“不懂”,我們公司的客戶都很龜毛的,你的提案他們不會有興趣的啦!」

你:「“是的”,您一定是最了解公司客戶的人。」這句話的重點在於,別急著解釋,先創造對方心理獲得(肯定或認同感)。

A:「還好啦!」通常人面對稱讚,口氣反而會收斂一點。

你:「既然您這麼了解客戶,今天就要借重一下您的經驗,看看這個提案哪裡調整一下,效果會更好。只是,在此之前,容我先花幾分鐘,把簡報完整的說明一次,這樣您的評估和反饋也會更全面。」此時就爭取到完整發言的空間。

但,假使,對方一打槍你,而你情緒馬上被撩起,想要爭回發言權,做了以下回應:

你:「您誤會了,這份企劃和先前很不一樣,我們放了許多新點子在裡面。……」

對方接收到的,同樣是被拒絕。可預期的是,接下來的談話,恐怕會非常「卡」。


最後,我很喜歡最近在網路上讀到的一段文字,是一位父親寫給女兒的話:

「不要用非黑即白的方式寫作,說服別人時,除了證明自己對之外,也要承認另一方也有對的部分,這樣邏輯才對,也才能得分!」

我想,這位父親想提醒女兒的是,在說服別人之前,得先贏得對方的尊重!


因為尊重,正是建立良好關係的第一步。


沒有留言:

我們的使命是要在世界各地凝聚一股善的力量:憑藉酬報優渥的事業機會、不斷創新的優質產品、和充實積極的優良文化,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

最新消息:https://www.evernote.com/shard/s10/sh/98d54d03-66ca-46fe-9493-da603031755b/a9920c1d5d224563853c6f6bea04dcb8

NU SKIN 寰宇領袖

陳克弦 Ellery Chen

賴佩宜 Emily Lai

FACEBOOK : ellerychen

Cell Phone : 0937967175

每天 都要離夢想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