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4日 星期六

(財務自由)微不足道的地方 都是有錢人默默致富的關鍵

(出處 /:今周刊特刊 

學習有錢人的思考方式永遠不嫌晚,只要能找對賺錢方法,徹底實踐,努力改變過後,相信有一天,也能享受樂活的富裕人生。

一個猶太裔的富翁,有一天到海邊度假,看到一個希臘籍的漁夫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他問漁夫:「為什麼不出海捕魚多賺點錢?」漁夫回答:「那你錢賺這麼多幹嘛?」富翁說:「為了日後能悠閒地躺在沙灘上曬太陽。」漁夫反問:「那我現在不就躺在沙灘曬太陽嗎?」只不過,同樣是「閒暇」,富翁的悠閒是愜意的享受;漁夫在偷閒過後還得承受為錢煩惱的磨難。

你是否覺得談錢很銅臭?

的確,多數普通人與故事中的漁夫有著同樣的思維,安於眼前小確幸,缺乏富人的思維,甚至開始負面思考,用「有錢人也不見得快樂」、「生命到頭來也差不多」的想法來自我安慰,覺得談錢傷感情,談「賺錢」更顯銅臭味。

但實際上,多數白手起家的有錢人,都有讓「人生過得更好」的主導權。有錢人,可以挑自己有熱忱的工作、能享受生活、也有餘力熱心公益,甚至要不要工作的決定權操之在己;但普通人,總是被錢追著跑,為五斗米折腰,哪怕老闆再難搞、工作內容再討厭,即使窮忙度日,都得被迫妥協,勞務工作大半輩子,還是覺得錢不夠用。

誠如《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一書的作者哈福.艾克曾提到一個概念:「有錢人創造自己的人生;而窮人總是讓人生發生在自己身上,如果你要創造財富,就必須在金錢方面掌握自己的方向盤。」

要變成有錢人就得主動出擊,光是空有「真希望能變有錢」想法,缺乏「富人積極正面的賺錢思維」,還是很難成功,兩者最大的差別是:一般人總是想碰運氣致富,但富人往往在想著如何實現賺錢機會。在這裡,歸納出多數富人與眾不同的10大思維,從現在起,跟著富人改變思維,你也能邁向人生勝利組。


專注賺錢機會 懂得借力使力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曾提到:有錢人專注機會,窮人只看到風險。在《我的有錢人計畫》一書也曾闡述,面對一項投資,富人往往最先想到的是,「這項投資是否值得?」、「會為我帶來多少財富?」

遇到好的投資機會,多數富人懂得花心思積極把握,即使本錢不足也懂得「借力使力」,積極尋找借貸資源,來幫助他們完成創業與投資獲利的目標;而窮人往往只是想到「本錢不夠」、「萬一賠錢怎麼辦」,而錯失了賺錢機會。

素有全球投資之父之稱、坦伯頓集團創辦人約翰.坦伯頓,一直信奉買股票只買便宜貨的「價值型投資」哲學,在幾場「危機入市」戰役中,令人十足見識到他的投資膽識。他年少時尚未創立公司前,曾在股災時大膽向老闆借了1萬美元買股票;4年後,翻出了4倍的財富,讓他賺到了後來創業與投資的資金,在投資圈奠定了屹立不搖的崇高地位。

亞洲首富李嘉誠從塑膠工廠員工起家,在15歲以前就被迫輟學的他,人窮志不短,靠著過人的努力,得到貴人賞識與資助,創辦了首家公司長江實業,事業橫跨地產開發、港口營運、連鎖零售業等。他懂得利用借貸拉大槓桿投資賺錢,並兼顧投資風險的舉動,讓他得以不斷複製成功經驗,累積出驚人的財富。

台灣富豪郭台銘,1974年創業初期,靠著母親標會籌來的10萬元新台幣,與人合資創立「鴻海塑膠」,轉型切入連接器市場更名「鴻海精密」後,經過不斷的籌資擴大事業版圖,造就了現在億萬的富豪身價。

樂於結交人脈 從資訊裡找「錢」

相較於窮人,富人更喜歡廣結可以「賺錢」的人脈,收集情報,享受投資的樂趣。
巴克萊資本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分析師楊應超,是看法具影響力的明星外資分析師,當初以率先發掘鴻海投資價值一戰成名。當時除了分析師都會做的基本面分析外,他還花了大量時間收集鴻海各大部門的營運狀況,從上下游廣結人脈,建立一個縝密的消息來源「資料庫」,大幅提升他的投資看法精準度。

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書中曾經提到:「有錢人樂意宣傳自己和自己的價值觀;而窮人把推銷與宣傳看成不好的事情。」在台股投資市場資歷30年、身家數億元的台股實戶劉友威,積極結交了不少法人圈的友人,常常不吝談論自己的生財之道。

劉友威認為,要在台股賺到錢,就得了解主力、法人的操作手法與心態,用他們的思維去操作,更能提高獲利勝率,因此定期參與法人圈舉辦的聚會。他除了大量收集資料增加投資勝率,也樂於大方分享自己的看法與賺錢之道來拋磚引玉。

春天診所負責人何麗玲,亦是股市與房市的高手。她的政商人脈廣闊,不論在台股或房市投資,都有可以提供資訊的「智囊團」,她總是不定期邀請這些朋友來家中用餐,閒聊之中,就會交流出不少賺錢的點子。


擁有改變自己的決心

誠如《塔木德──猶太人的致富聖經》一書曾提到:「要發財,先從改變自己開始」。

擁有數億元身價、群邑集團總裁余湘,老家在台東,為了要完成「賺大錢,蓋大房子給爸媽住」的夢想,年輕時她放棄可當體育老師的安穩教職機會,因為她當時清楚知道,要賺大錢,只當老師是不夠的,她必須徹底改變自己原本內向的個性,更努力建立專業、積極廣結人脈,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廣告業做到卓越,才能達成理想。
也因為她踏出改變自己的第一步才有今日「廣告教母」的成就。

從中年失業的窮忙族,到5年賺1億元的投資素人李哲豪,中年以後才開竅,積極打造富人思維、勇於改變,他聽從昔日同窗、富人好友傅君玉的「致富建議」,改變觀念、學習投資、徹底執行,這一轉念,造就了他財富大躍進。

比方說,他昔日只懂得儲蓄理財,卻願意學習「借低投高」的理財概念,也就是借低利息的錢投資高報酬率的標的,就成為他踏出成功的第一步。他當時的做法是,拿房子向銀行低利貸款1,700萬,重壓他長線看好、每年現金殖利率穩健達6%的上海商銀,結果為他創造5年逾3倍的高報酬率。

同時,他還把增值性不高的房子賣掉,改換增值性高的新板特區小豪宅。這些「借低投高」、「資產活化」的方法,充分把他的資產發揮到最大效應,讓一度中年失業、總是為錢煩惱的他,得以扭轉頹勢、晉升億元富豪行列。

綜觀上述例子可以發現到,學習有錢人的思考方式永遠不嫌晚,只要能找對賺錢方法,徹底實踐,努力改變過後,相信有一天,也能享受樂活的富裕人生。

(財務自由)找出阻礙你變有錢的絆腳石

(出處:今周刊 

「我天天都工作到晚上9點、10點,假日還兼好幾個差,可是為什麼我就是存不到錢?」你也一樣嗎?即使兼很多的差,也很努力工作,得到主管賞識,每年薪水都持續增加,可是到了年終總是發現錢不夠用。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大多數的人之所以沒有辦法變成有錢人,原因是「大部分的人都沒有足夠的內在能力去創造,並守住大筆的財富。」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有錢人的腦袋」。什麼是有錢人的腦袋?

或許我們看看世界上最有錢的民族—猶太人的金錢觀,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知名演說家丹尼爾‧拉賓(Rabbi Daniel Lapin)在《猶太人的致富金律》中整理出10項猶太人的致富金律,其中第一條就是「不要瞧不起財富」。

你會瞧不起財富嗎?

也許大家都會說,我哪有可能瞧不起財富,我希望擁有更多更多的錢,而且我還很認真努力賺錢呢!真是如此嗎?問問自己,你有沒有覺得企業經營總是不合乎道德,所以從事商業行為會擁有道德瑕疵?

你有沒有忌妒許多企業家因為搭上某些潮流,輕易賺得比你還多的錢財?又或是你會自命清高的認為,輕鬆賺大錢是件俗氣的事,甚至良心會受到譴責?小心,這些存在你心中的觀念,就是你無法變成有錢人的絆腳石。

從事商業行為真的是不道德的嗎?猶太人認為,從事商業行為原本就是合乎道德、高貴而且有價值的事。很多人以為中世紀歐洲猶太人之所以從事銀行業,是因為許多當地的同業工會拒絕猶太人加入,逼不得已只能從事銀行業。

但是實際上,猶太人認為,將錢借給別人做生意,不但可以幫助自己謀生,還能夠幫助社會的高貴行業。至於賺錢是件俗氣的事嗎?當自己努力為別人服務,因此賺得大筆財富,難道不對?而擁有很多金錢是不道德的嗎?

想想自己因為擁有很多金錢,可以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舒適,也可以有更多能力來幫助別人、做許多好事,這難道不值得讚揚嗎?也難怪,《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作者哈福‧艾克會說:「有錢人欣賞其他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而窮人討厭有錢人和成功人士。

而有歐洲富爸爸之稱的柏竇‧薛佛(BodoSchafer)則在《35歲開始,不再為錢工作》一書中提及,「如果你不認為金錢是美好的事物,即使你有更多的錢也無法致富。」

重新修正
你腦袋裡的想法

既然了解內心的金錢觀是讓自己無法成為有錢人的重要關鍵之後,該怎麼改變呢?哈福‧艾克認為可以從4個步驟來改變:

● 察覺:

察覺自己無法成為有錢人的原因,例如可能因為小時候聽到某些對金錢的負面看法,或是因為父母傳達負面的金錢觀感,導致潛意識認為賺太多錢並不道德。

● 理解:

察覺出原因之後,寫下它們如何改變自己的財務生活。也許是心中雖有賺錢的欲望,但是卻不會盡力達成,又或是會避開某些賺錢的機會,認為這些機會是不高尚的行為。經過這樣的書寫,就會發現這些行為都是因為內心的錯誤想法所造成。

● 畫清界線:

了解到自己有錯誤的思考方式之後,發現這並不是你自己的想法,也不是現在的你,其實你有機會跟這些想法畫清界線,脫離它們。

● 重新設定:

重新植入正確的想法,其實商業活動並沒有不道德的問題,而且經由服務的過程中,不但讓自己可以賺錢,還可以讓更多人受益,這是多麼美好的事。

將內心錯誤的金錢觀修正之後,別忘了給自己設定財富目標。柏竇‧薛佛認為,財富目標必須是一個清楚的數字,因為生活就像網路購物一樣,我們不會說:「總有一天,我一定要擁有一筆錢。」

因此,我們應該說:「到_____的時候,我要擁有_____(錢的數字)。
」而且這樣的目標愈遠大愈好,因為目標愈遠大,我們才會發掘更多的可能性,認識更多的人,而碰到問題的時候,會更努力的解決問題,持續往目標方向前進。

還在猶豫該怎麼成為有錢人嗎?就從現在開始,找出無法成為有錢人的錯誤信念,承認自己真的很想變成有錢人,接著訂定一個遠大的目標,朝目標持續邁進。你會發現,成為有錢人真的不如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只是因為沒有讓自己擁有有錢人的腦袋而已。


   
小心,以下這些金錢觀讓你無法成為有錢人!

●當我得到錢的時候,就表示一定會有人失去錢。

●只有冷酷無情的才能得到更多的錢。

●如果我有錢,就無法得到快樂。

●富裕讓人孤獨。

●有錢的人沒有真正的朋友。

●錢愈多,問題、煩惱就愈多。

●如果我願意付出一切的代價,我也會變得很富有,但是我不願意。

●只有犧牲家庭生活才能變有錢。

●太多錢是傷風敗俗的事。

●如果我想要有錢,就必須付出身體健康為代價。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健康)「愈氣,就愈胖!」這4種壞情緒正在折磨你

(康健雜誌172期2013.03.01 作者:王暄茹)

你知道憤怒、壓力、執著性格都可能讓你變胖嗎?利用中醫穴位與自然醫學的情緒紓解法,找回好久不見的好心情。

上星期,同事說了句挑動小林敏感神經的話,他一想到就有氣,逢人便抱怨、嚷嚷;過年前領到的年終獎金竟然只有別人的一半,虧他辛苦一整年為公司增加好幾百萬的業績,小林對公司也充滿怨懟、憤怒。回家後,又得面對太太與媽媽的婆媳問題……,所有負面情緒攪和進來,頭疼和下背痛的老毛病又犯了……。

情緒導致身體慢性發炎,從西醫來看,是因負面情緒讓細胞分泌壓力激素,壓力激素促使發炎反應。

負面情緒所帶來的壓力或影響睡眠品質也都可能造成慢性發炎。

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助理教授劉沁瑜說,缺乏睡眠時,瘦素分泌變少,抑制食慾的功能不足,就會讓人想要多吃;同時,促進食慾的胃飢素(Ghrelin)會讓你感到餓,想吃的欲望再加成,此外,醒著的時間多,也會吃得多。

在中醫理論,七情六慾也會導致疾病。黃帝內經中就有「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說法。自然醫學博士王佑驊解釋,如果長期處於憤怒情緒中,肝臟的解毒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在不易排毒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疾病,時常恐懼的人,腎功能也會比較差。

而中醫講的上火,在情緒上屬於憤怒、生氣、緊張的狀況,你感受到威脅,但卻無法控制、改變,讓整個人陷於持續性煩躁,王佑驊說。

慈濟醫院一般醫學內科主治醫師許瑞云指出,情緒也是一種能量,隨時影響身體運作;所以,暴怒後,人會力竭;悲傷時,會食不下嚥、失眠。而生氣點燃的那把火,在體內會產生疼痛感,尤其肝主筋骨,肝火旺,筋骨關節就容易這裡疼、那裡痛。

這4種壞情緒正在折磨你
情緒也同樣可能導致肥胖,許瑞云歸類四種情緒壓力型的肥胖:

1‧受害者心態造成肥胖,這是為應付外界的不友善、為保持安全距離。

2‧壓力型肥胖,因壓力讓三交經過度興奮,導致脾經虛弱,調節水分和新陳代謝的功能降低,而容易水腫。

3‧執著性格造成肥胖,對某些人或事耿耿於懷或心有芥蒂,無論如何就是無法放開,這類人多有便秘困擾,脾經也較弱,新陳代謝較差。

4‧情緒性飲食造成肥胖,壓力荷爾蒙失調,讓人不斷地想吃,加上許多家庭的飲食教育偏差,將食物當作獎勵及表達愛的工具。


因此,要解決發炎和肥胖問題,也得處理情緒。

轉念紓解情緒,放自己一馬

情緒的背後是心念,心念帶動情緒,情緒帶動身體。許瑞云舉例,你覺得同事在背後說壞話、跟主管打小報告、拍馬屁,讓你很生氣、忌妒,但如果能轉個念頭,想想同事與上司相處融洽是好事,樂意接受別人的指教,不將它視為批評,而是一個改進的機會。心念一轉哪有氣?

如果無法轉念,就試著紓解情緒。在臨床心理學,心理師會利用內觀和放鬆的技巧,協助病人觀察並與情緒相處,有時也讓人發發脾氣、宣洩情緒。但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同,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精神科心理師王映淳建議,寫下幾個可以讓自己愉快的活動,如聽一場音樂會、手作麵包、計畫一次小旅行、打場汗水淋漓的球賽等,當面臨情緒壓力困境時,就能派上用場。

王佑驊協助病人最常用的方法是情緒釋放技巧(EFT,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信念是由情緒、證據、合理化解釋所構成,當情緒不見,信念就會崩解。」

首先,找到不開心的情緒核心,若無法精準找到原因,就專注於當時不舒服的感受。用食指、中指輕輕敲打眉心、眼尾、眼睛正下方、人中、唇下、鎖骨下方、腋下和頭頂等八個穴位。



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博士卡拉漢(Roger J. Callahan)依中醫經絡穴位發展出的情緒敲打釋放法。透過每個穴位所對應的經絡,紓解那個器官所掌管的情緒,比如按到肝經的穴位就容易排除憤怒的情緒。

八個穴位依序對應到膀胱經、膽經、胃經、心包經、任脈、腎經、脾經和督脈,王佑驊說,一般人不需記住複雜的穴位和功能,只要全部穴位敲一輪,直到情緒減輕或消失。

許瑞云則常用情緒能量調節法搭配轉念治療。兩手分別比出OK手勢,橫放於額頭,拇指、食指放在兩側太陽穴,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則輕放在額頭的髮際到眉頭間。一邊想著煩惱(一次只想一個),持續到手指尖能夠感受到輕微脈搏跳動為止。

許瑞云解釋,這種方法是讓頭部氣血上升,使思緒清晰、情緒穩定,較不容易意氣用事。雖然問題仍然存在,但能夠理性的面對、處理,重整身體對情緒的反應。

呼吸和音樂療法也都是常見可舒緩情緒的方法,但許瑞云仍會搭配轉念治療,否則,當下可能放鬆、放下了,但沒多久情緒又會回來。

她指出,人在焦慮緊張時,腦波會處於β波,因此要用能夠啟動α波的呼吸方式—吸氣八拍、停八拍、吐氣八拍、再停四拍來轉換,「吸—2-3-4-5-6-7-8,停─2─3─4─5─6─7─8,吐─2─3─4─5─6─7─8,停─2─3─4。」

音樂能陶冶性情也能紓壓,王佑驊說,「這是音波能量的共振與情緒做消磁,」包括頌缽、佛經、聖歌、水晶音樂、輕音樂都是可以挑選的音樂類型,但失戀的人千萬別再聽失戀的歌,因為這是繼續折磨自己。

不過,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性不同,因此,專業音樂治療師會在播放一些音樂給病人聽之後,再依個人對音樂的反應開出音樂治療清單。

在各種情緒紓解法背後,關鍵是學習管理情緒、與各種不同的情緒相處,千萬別被它牽著鼻子走,甚至帶走你的健康。

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故事)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

【簡單的故事,卻帶來深刻的感動。】

一個小男孩捏著一美元,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詢問:「請問您這兒有上帝賣嗎?」店主要麼說沒有,要麼嫌他在搗亂,不由分說就把他攆出了店門。天快黑時,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熱情地接待了男孩。老闆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滿頭銀髮,慈眉善目。他笑咪咪地問男孩:「告訴我,孩子,你買上帝幹嘛?」男孩流著淚告訴老頭,他叫邦尼,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魯普撫養大的。叔叔是個建築工人,前不久從鷹架上摔了下來,至今昏迷不醒。醫生說,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尼想,上帝一定是種非常奇妙的東西,我把上帝買回來,讓叔叔吃了,傷就會好。

老頭眼圈濕潤了,問:「你有多少錢?」「一美元。」「孩子,上帝的價格正好是一美元呢!」老頭從貨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飲料給邦尼,說:「拿去吧!孩子,你叔叔喝了這瓶『上帝』,就沒事了。」邦尼喜出望外,將飲料抱在懷裡,興沖沖地回到了醫院。ㄧ進病房,他就開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買回來了,你很快就會好起來!」

幾天之後,一個由頂尖醫學專家組成的醫療小組來到醫院,對帕特魯普進行會診。他們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終於治好了帕特魯普的傷。帕特魯普出院時,看到醫療費賬單上那個天文數字,差點嚇昏過去。可院方告訴他,有個老頭幫他把錢付清了。那老頭是個億萬富翁,從一家跨國公司董事長的位置上退下來後,隱居在本市,開了家雜貨店打發時光。那個醫療小組就是老頭花重金聘請來的。

帕特魯激動不已,他立即和邦尼去感謝老頭。可是老頭已經把雜貨店賣掉,出國旅遊去了。後來,帕特魯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頭寫來的,信中說:年輕人,您能有邦尼這個侄兒,實在是太幸運了。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處購買上帝……感謝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請您一定記住,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善的力量)善的力量基金會




NU SKIN 的董事會主席暨創辦人羅百禮 ( Blake Roney ) 於 1993 年年會中的談話,第一次提到善的力量。當時他即希望公司、直銷商以及員工,都以善的力量在世界聞名,讓善的力量成為 NU SKIN 的基本價值與核心思想。

 為了落實在全球推動善的力量的理念,NU SKIN 於 1996 年創辦善的力量基金會。善的力量基金會的任務是藉由改善人類生活、延續原住民文化與保護脆弱地球環境,繼而為孩子創造更美好的世界。目前善的力量基金會已經貢獻超過2億1千萬美元的款物,在全球執行數百個專案。
這篇網誌主要介紹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會、NTC受饑兒滋養計畫、罕見疾病基金會(泡泡龍)。

善的力量官網:http://www.nuskin.com.tw/ffg/page1.html (推薦看看NUSKIN CSR 全球季度報告





既然提到了CSR企業社會責任

就再介紹一下 何謂「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的源起可追溯至1970年代中期,微型信貸(microfinance)模式的創立。當時孟加拉是個貧窮至極、每天皆有許多人因饑餓而死亡的國家。剛從美國放棄大學教授一職、回到祖國工作的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拜訪某一個飽受飢荒所苦的鄉村時,發現有42名婦女因為沒有錢償還高利貸借款,生活即將斷炊。
這42名婦女無法償還的總金額,並不是一筆天文數目,而是美金27元。他立刻從口袋中掏出自己的錢,贈與給這些婦女,讓她們不但還清借款,而且還可以製作一些小東西販賣、創造微型企業。尤努斯發現,小額貸款對貧窮的人幫助很大,不僅提高他們的生存與創業能力,也能降低他們向高利貸借款的負擔。


他在1976年於孟加拉成立了提供窮人小額貸款的格拉明銀行(Grameen Bank),至今已提供超過美金五十億元的貸款給孟加拉當地人們,微型信貸的創新模式自此在全世界造成極大的影響力。



NUSKIN也邀請尤努斯先生主講他的窮人銀行理念,與NUSKIN善的力量不謀而合。



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會




台灣每一千個新生兒中約有 10 個罹患先天性心臟病,每年有3-4千罹患心臟病的新生兒誕生。


雖然自 1995 年 4 月全民健保開辦以來,已有許多先天性心臟病童受惠,但因為未被列入於重大傷病的部分負擔、健保不給付的藥品及醫療器材等,許多支出仍帶給家屬沉重的負擔。
該基金項目救助金來源主要有三個:NU SKIN 如新善的力量基金會撥付的部分款項,NU SKIN 產品銷售中的部分款項提取,以及NU SKIN事業經營夥伴及長長服務團隊(即行政員工)的個人捐助。。

「NU SKIN 如新中華兒童心臟病基金」原則上為18歲以下家庭貧困且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提供資金補助。





NTC受饑兒滋養計畫




平均每6秒鐘就有一個兒童死於飢餓,每天有8億8千萬個兒童餓著肚子上床睡覺,有1萬5千個兒童死於營養不良。
每年有超過500萬人因為飢餓而死亡,其中大部分是5歲以下的兒童。


全球有77%的兒童體重不足,有25萬個兒童因為缺乏維生素A而失明,有數百萬個兒童因為缺乏營養素,成長與智能受到嚴重阻礙。

蜜兒餐(VitaMeal)由PHARMANEX華茂生技和世界知名的兒童營養失調專家肯‧布朗醫師(Dr. Ken Brown)共同精心研製,是專為受飢兒設計的營養食品。一般救濟用的食物,只能提供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讓生命得以維持,但蜜兒餐除了提供適量的熱量組合,更提供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幫助兒童腦部正常發育,增加身體抵抗力,使營養不良的兒童獲得健康成長所需的充足營養。

以下五張是NUSKIN公司的官方報告
授之以魚 不如 授之以漁
這點NUSKIN公司真是令人讚嘆啊!
不僅解決了馬拉威飢餓死亡的問題
還透過學校教育 幫助人們延續善的力量
因此我們團隊很樂意大力推動NTC計畫
歡迎一起加入!
















罕見疾病基金會




在台灣,延續美國總部對罕見疾病泡泡龍的關心,NU SKIN 自 1999 年出資贊助罕見疾病基金會成立,持續對台灣的泡泡龍 ( 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泡症 ) 病友們提供協助,定期資助 NU SKIN 產品如 Splash C 蘆薈活力飲品、Appeal 綜合營養飲品、皮膚修護液等產品。


 除此之外, NU SKIN 自 2004 年開始創辦「NU SKIN泡泡龍一日志工活動」, NU SKIN 以自身為平台並與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召集直銷商的力量,由直銷商出資贊助全台泡泡龍出遊,讓這些因為皮膚問題而難以出門的人也可以享有一般人出門看世界的權利。

很榮幸,我和團隊夥伴也支持參與了這一次的澳門圓夢之旅^^








最後,很喜歡NUSKIN創辦人的這句話,跟大家分享。
期許這世界上,好人都能成為有錢人!
也許不簡單,但我和我們團隊,都會堅持朝此目標努力。

一起加油~弦

我們的使命是要在世界各地凝聚一股善的力量:憑藉酬報優渥的事業機會、不斷創新的優質產品、和充實積極的優良文化,賦予人們提高生活品質的力量。

最新消息:https://www.evernote.com/shard/s10/sh/98d54d03-66ca-46fe-9493-da603031755b/a9920c1d5d224563853c6f6bea04dcb8

NU SKIN 寰宇領袖

陳克弦 Ellery Chen

賴佩宜 Emily Lai

FACEBOOK : ellerychen

Cell Phone : 0937967175

每天 都要離夢想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