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2014年12月號 第342期)
兩個半世紀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寫出《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瓦特改良了蒸汽機,讓英國成為資本主義與工業革命的發源地,開啟了爾後的現代化與全球化。
有趣的是,200年後的今天,英國則扮演反思資本主義的先驅。舉凡公平貿易、綠色消費、責任投資、企業社會責任等思惟,英國都是發源地之一。
英國實驗成功 週發行量逼近10萬份
年近七旬的柏德(John Bird),就是這股潮流的開創者之一,在全球社會企業界頗負盛名。《遠見》記者在英國倫敦牛津圓環,一家書店地下室的公平貿易咖啡店專訪他。滿頭白髮的他,身體看起來依舊硬朗,而且言語一如年輕時的直率、無畏。
出身倫敦貧民區的柏德,年輕時經歷窮困、挨餓、流浪、犯罪等人生磨練,7歲就進了孤兒院,年輕時還當過一陣子的街友,後來才輾轉在印刷出版業,翻轉一條爛命。
1991年,45歲的柏德跟朋友合資創立《The Big Issue》(大誌雜誌),出版專門讓無家可歸者在街頭販售的雜誌,每本售價5英鎊,街友可從中獲得一半利潤,不必再靠別人的憐憫與施捨度日。
經過20多年發展,目前這套模式在英國各地提供約2000位街友工作,每週發行量接近10萬份,堪稱全歐洲最早的社會企業範例。
《The Big Issue》模式更不斷複製到海外,包括澳洲、日本、韓國等十餘國,都看得到街友販售雜誌,2010年也引進台灣,許多捷運站外都看得到街友叫賣。這模式也成為熱門的研究題材,近幾年來研究過《The Big Issue》的論文散見於120多國。
由於《The Big Issue》運作已成熟,柏德平時除了寫專欄,很少進公司,「雖然不是每年都賺錢,但一直活得好好的,這應該就是給其他社企從業者最大的激勵了吧!」他笑說。
柏德分析,社會企業源於解決社會問題,但重點不在於賣的商品,而是建立一套機制,讓人們透過消費幫助別人。他算過,每幫一位街友走回正途,可替政府減少4.5萬英鎊的社福支出。他笑說:「我曾寄帳單給英國內政部請款,可惜政府不埋單。」
光有愛心不夠 有生意頭腦才能永續
相較一般公益事業,《The Big Issue》宗旨是「Give people a hand up, not a handout!」(拉他一把,不用施捨他!),不給街友金錢或物資,只給工作。柏德強調,「公益單位是做『好事』;而我們是在做『生意』。他們像醫生,卻使病人一再回來;我們扮雇主,只要努力幹活,就能賺到錢。」
曾有不少金主想要併購或入股,也有專家建議不要只做街頭刊物,應該把事業搞更大,像是開店面、開工廠、雇用更多弱勢員工等。
然而,這些提議都被柏德拒絕。他堅持獨立,才能貫徹創業初衷。他不諱言:「一旦新股東進來了,會考慮自己的資產跟利益,變成想幫自己的成分比較多,而不是幫助別人。」
直到現在,《The Big Issue》沒有收過政府補助。為增加收入,除了賣雜誌,也賣廣告、賣周邊商品,現在約兩成營收來自廣告。
金融海嘯發生後,讓社會企業成為年輕人創業首選。但柏德總告誡年輕人不能只有滿腦子「社會意識」,卻沒有「商業意識」,「如果想幫助別人,先創造能賺錢的生意吧!」有次,一位年輕人跟他分享創業計畫,他問對方有沒有申請專利?對方回答:「我要開放給所有人使用!」柏德立刻念他一頓:「你真是傻瓜,應該先讓自己成功,才能讓跟著你的人一起獲益。」
柏德建議:「想改變社會,就得讓自己變成更有競爭力的人,而不是和善的濫好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